新闻中心

NEWS

特别的考核——《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讲课手记(四)

2022-03-25 09:48:00

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19:00

地点:三亚学院 5东101教室

背景:对于首次开设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通识课该如何做结课考核?一直是王辉老师思考的问题。就在上这节课之前,王辉老师突然有了灵感:要把结业作业布置下来,让大家早点着手准备。王辉老师记得,上学期决定开设这门通识课时,就有学生问:“(考试)好过吗?”王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考试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关键是希望学生能通过课程的学习有所收获,否则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或许出于对王老师的信任,选修《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通识课的学生确实有不少是上学期王老师教过的。那么究竟该如何考核呢?

一、理性的精神

今天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要完成两部分的内容:理性的精神和论证。在“理性的精神”部分,王老师给出了结业考试的参考题目:用一生来完成的答卷。王老师说,“我的结业作业要求们用一生来完成,你们说好过不好过?”在同学们满脸疑惑和不解中。王辉老师的PPT让同学们恍然大悟:

结业考试的选题是:“我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计划”。有学生说,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时候已经写过了。王老师说,那很好呀!刚好用我们学过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知识检视一下原来的规划是否可行。例如,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对所有的主张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包括对我们自己的主张。因此,王老师要求学生评估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及家人、朋友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都要分析评估。只有强迫自己批判性地看待初始信念才不至于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批判性思维就是要求我们先慢下来,不要急于做决定,当某个观点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我们理解并且仔细评估过其他的观点,最终选择了这个观点,我们才会对所持的这个观点感到自豪。

还有学生问:老师,有字数要求吗?王老师说,字数不是问题,希望学生们通过这种方式运用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做好规划。

王老师之所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考试题目,是源于她经历过的一件事。一天傍晚,王老师在东区操场遛弯和一个学生聊起大学生活。这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喜欢,又不能转专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很多,学生很迷茫,想换个专业考研。王老师建议学生可以多听听其他学院的课程,多和老师们交流,思路就开阔了也许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提早为考研做准备。学生表示,原来还可以听其他学院的课呀!在王老师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有些学生却是盲区。晚上,回到宿舍后,王老师依然放不下这件事。想想聊天过程中对学生状况的了解,王老师给学生发了一条微信:“你可以听听心理学的课程,找咱们通识课班上心理学专业的赵同学,了解一下他们学院的课程。”第二天一早,王老师收到了这个学生的信息“谢谢王老师!”。

王老师对学生们说,期末考试结束并不意味着完成这份答卷,大学期间和以后的生活中可以随时修改这份答卷。这样,自己的人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王老师说,她读大学时就很迷茫,因为那个年代父母从小对她的期待就是考大学,上了大学后就没有方向了;也没有人对她说应该规划未来的生活。她多么希望当时也有人能多给她一些指点!一路走来,三亚学院是她生活的第七个城市,“师者”,已成为她追逐的梦想。王老师希望同学们保留着这份答卷,不断修改,不仅是人生不断进取的动力,也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如果愿意,你们可以一直和老师交流这份答卷!”

听了王老师的解释后,学生们明白老师用心良苦,这份答卷和原来写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尽相同。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应该是学生人生的导师。

二、论证

“论证”部分,是这节课的另一个内容。讲到论证方式时,王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归纳’和‘演绎’,二者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学生回应。王老师又重复了一遍问题。有学生说:查着呢。王老师说,别查了,马上讲!就像之前讲到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一样,都是逻辑学中很基础的知识,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经常遇到类似问题。王老师一直以这种方式告诉学生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素养非常重要。

归纳论证是从个别前提到一般的性结论的论证;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结论的论证。演绎论证王老师举了一个二难推理的例子:

假如有一天,我们班的赵同学记错了通识课的时间,当她发现时已经上课了。这时,她面临这样的状况:如果来上课,已经迟到了,肯定要挨批;如果不来上课,就是旷课,还是要挨批;或者来上课,或者不来上课,别无选择;总之,要挨批了。这里就是一个二难推理:

    如果上课迟到,那么要挨老师批评;

    如果不来上课,要挨老师批评;

    或者来上课,或者不来上课;

    总之,要挨老师批评了。

学生们听到日常生活中的二难推理,感觉很亲切。当然赵同学是不会处于这种二难状况的,她特别喜欢这门通识课。

复杂的演绎推理的结论是令人吃惊的,尽管这些结论早已蕴含在前提之中。王老师以海王星的发现为例说明这个道理。王老师问学生们海王星是如何发现的?下面有学生回应,是算出来的:

  海王星又称笔尖下发现的行星,天文学家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已经成功预测了“金木水火土”在宇宙中的正确位置,可是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天王星的位置,却总是和观测结果稍有不符,于是科学家大胆提出:在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之外,可能有另一颗行星在影响着它的运动,就这样经过大量的复杂计算,终于发现了这颗新行星——海王星。

这节课的知识比较多,王老师边讲解边举例,遇到关键问题会增加提问,引起学生注意。比如:前面提到的“归纳”和“演绎”还有“有效性”与“可靠性”等等。王老师讲解中的事例贴近生活,又增加了互动,这样整堂课下来课堂气氛很好,也不至于因为太多的新内容感觉疲劳。当然,最给学生以启迪的还是那份用一生来完成的答卷。期待着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书写出精彩的人生华章!

通过开设这门通识课,王老师说,对于我们思政课老师来说,思政是篇大文章,存在任何一门课程之中,上好思政课,不仅要讲好书本上的规定动作,更要用心关注关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