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充分发挥思政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用
2021-08-16 10:19:000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大学生党建与思政工作中,立足实际,科学定位,真抓实干。在过去的工作和未来的规划中,一如既往地秉承“一创新三培养”(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和培养理性政治人、社会责任人、现代职业人)的工作思路,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工作新境界。
为全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按照陆丹书记的指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思政课教学进行大胆改革,积极创新“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利用慕课平台,将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和线下针对性教学辅导进行有机整合,创新教育模式。
慕课教学改革我们始终坚持一条根本原则(四不变三化):就是在保证教学目标不变、教学内容不变、教学要求不变、教学时数不变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科学化、前沿化和多样化。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于2014年春学期在人文学院大一279名新生中开始,一年后在全校全面铺开(覆盖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万余名学生、覆盖本科四门思政课),是目前全国高校思政课开展慕课教学规模最大的高校。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改革成果走在全国前列,得到马工程权威专家和省委教育工委领导的高度称赞。
创建于2011年3月的思政访谈室,一直秉承“理性、激情、笃信、直指人心”方针,要把知识性与导向性、学术性与政治性、思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用学术精神辩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于此,访谈室以“做职业政治家,培养可靠接班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政治理性”予以科学定位。在访谈中,一是倾听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反馈,收集意见,使思政课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二是答疑解惑,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和焦虑进行针对性解释,把思政课的教化功能延伸至课堂之外。访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国计民生重大问题”、“学校发展和个人前途”、“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关的一切问题,以访谈的形式,把时尚、活泼、轻松、自在的教学形式融为一体,通过“网络虚拟访谈室(创建了网页)与实体访谈室(有专门的接访室)相结合、教师网络轮值(有网络上的轮值教师回答学生提问)与访谈室专值(有办公室的专人值班和接听电话)相结合、常规访谈与团体访谈相结合、教材内容与时事政策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与学生敞开心扉,促膝交谈,答疑解惑,使学生在小人物大环境、小问题大道理、小事情大文章的情境设计中领悟更深刻的道理。在帮助学生解决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完善的心理防御机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格健康的学生。
为推动志愿者工作常态化发展,我校在全省率先提出并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分挂钩的新思路,结合我校专业特色、三亚地域特点及国际旅游岛建设大背景,围绕“交通、旅游、社区、关爱、环保”五大项目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公益活动。制定《三亚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常态化建设机制方案》。
志愿服务活动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的原则,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体现无偿、利他、公益的基本要求;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相衔接”的原则,有针对性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的原则,让青年学生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的原则,既尊重青年学生的服务意愿,鼓励他们自主参与,又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努力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每位大一新生经过“起步”、“提高”和“养成”三个阶段,使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他们参与公益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让公益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
根据当前社会热点、理论焦点以及同学们的关注点,结合思政课内容,举办“思政课”主题演讲、辩论赛、课外读书会和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活动,通过系列课外实践活动,探索出了“一目标二结合三支持”的“体验式德育”范式,使大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承担更多的职业责任,塑造与“理性政治人”和“社会责任人”相协调的“现代职业人”。一个目标即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二结合即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基层,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三支持即得力于科研处、团委、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形成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合力。“体验式德育”范式,将“文化育人”的功能范畴从传统高校的“文化熏陶”和“人文修养”两个方面,拓展到“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发展观、职业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学生在接受“学校文化”熏陶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达到了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价值观念教育的目的,学生逐步树立了“现代职业人”的人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