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热点评议 | 拒绝浮躁:刀郎现象背后的文化自觉

2024-12-18 22:18:5710

大众文化,也可以称之为流行文化,即在当下涌现出的带有群体交往、消费、娱乐等行为的社会现象。如茶馆文化、剧场文化、饭圈文化等等,其中,文体娱乐最为典型。刀郎现象属于大众音乐娱乐文化,在当下极为突出,影响广泛。

刀郎原名罗林,四川内江资中人,19911995年在海南与他的几个哥们搞了一个叫“地球之子”的乐队,他是键盘手。还在海南刀郎爱上新疆姑娘朱梅,随后两人到新疆发展,成立西北音乐工作室。无论是小时候的罗林随父母在剧团玩耍,还是刀郎在酒吧唱歌,唱出了名气,他终于成了实实在在的音乐人。

刀郎是做音乐的全面手,从作词、作曲、配器、编曲等等,都是一把好手。

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西海情歌》红遍大江南北,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后来,刀郎闭关10年,创作了《罗刹海市》《花妖》等当下流行歌曲。据凤凰网报道,“截至1216日,抖音上关于“刀郎演唱会”的话题播放量已超240亿,快手上的相关话题播放量也超过了26亿。今年8月,刀郎的“山歌响起的地方”线上演唱会更是创造了惊人的纪录,整场直播吸引了约6000万人次观看,点赞数超过7亿,成功打破了周杰伦此前保持的视频号直播纪录。”

由此可见,“刀郎演唱会”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抛却蹭流量的有关“师徒”关系的网上流浪者的感性话题、也不谈刀郎“被打压”的有关音乐圈谶纬预言,刀郎从家乡资中线上演唱会到澳门演唱会再到最近的合肥演唱会,可谓吸粉千万,老少相宜,带动了50后、60后、70后这些消费群体,远远超过流行音乐的消费影响力。

透过刀郎现象,我们看到大众对于真诚的需要,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喜好以及对于人生思考的回应,和对于丑恶的厌恶。

刀郎演唱会,以真诚打动人,以真唱感动人,以真实牵动真情,引起万人共情。

如果说《2002年第一场雪》《西海情歌》《喀什葛尔的胡杨》等歌曲是个人的喃喃细语,自我表白和对主体内在的干净回忆,那么《罗刹海市》《还魂伞》,则表达了民族的悲剧与重生。刀郎的演唱会使人从个人情感的沉浸式体验,使人联想、回忆从计划经济时代到改革开放时代的人生波折,感叹经济收益并不能解决精神的贫瘠与对于传统价值冲击的无奈。《罗刹海市》《花妖》《还魂伞》更使人发现社会变迁、人口流动、文化重建的社会运动对于群体的价值,刀郎把这些化用为栩栩如生的思想启蒙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概而言之,刀郎现象使得我们看见、感受流行音乐可以,且能够超越时空,拒绝浮躁,这是中国普罗大众的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