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线上线下共筑宜传矩阵,把我的“三亚大学”带至大江南北
2025-02-28 10:55:5810
为进一步加大学校招生宣传力度,唱响做实招生宣传品牌, 1 月 18 日至 2 月 22 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建了一支思政专业宣传志愿队伍,全方位开展“把我的大学带回家”寒假招生宣传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双线融合,精准传播”的模式,将线下宣讲与线上宣传结合。据了解,在前期准备阶段,马院志愿者宣传队伍中线上宣传小组深入分析微信、抖音等各线上平台的特点与受众群体,制定个性化的宣传策略。此外,学院还提前对线下宣讲志愿者进行专业指导,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专业特色以及宣传技巧等知识,提升志愿者的业务水平,确保他们在宣讲过程中能够准确、全面地传达信息,以便更好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回顾过程始终,在学院整体规划下,线上宣传充分尊重学生首创精神,专业学子聚焦三亚学院办学理念、校园风光、专业特色等要素,自主进行宣传内容设计,以青年话语激活“三亚大学”招生宣传流量密码。线下宣讲团队深入各省市中学,开展"学长面对面"等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沉浸式校园视频展播、专业成长故事分享、互动问答等形式,生动展现"课堂+实践"的招生宣传特色生态,为地方中学与三亚学院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给予无数高三学子未来选择的全新可能。
线上招生宣传作品展示
“把我的大学带回家”这一寒假招生宣传实践活动为人才培养与招生宣传赋能。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新媒体宣传等专业岗位必备技能同时,让三亚学院的关注度更上一层楼。据统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组织14名志愿者参与线上宣传,6名志愿者返回高中母校,开展线下宣讲活动。志愿者通过分享亲身学习经历、展示校园风采及专业特色、精准解答考生关切问题,有效传递三亚学院之声。活动后调研显示,超90%参与师生对宣讲内容表示高度认可,此次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学校社会影响力,更激发了考生报考兴趣,为2025年招生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此次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拓宽了招生影响面,提升了三亚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未来,学院青年学子将继续秉持青春热忱与担当,以实际行动助力学校学院迈向更高发展平台,书写新时代思政人的生动答卷。
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我的大学带回家”寒假招生宣传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展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301班 何涛
他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从多元化的实践机会到广阔的发展前景,让学弟学妹们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指导学弟学妹们如何规范快速答题,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值得一提的是,何涛同学将自己在三亚学院获得的学业奖学金全部捐出,用于鼓励学弟学妹们努力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笔物质上的奖励,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代表着努力就会有收获,收获之后更要懂得回馈。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301班 郭志恒
在宣讲中,他向同学们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结合浙江新高考选课特点,阐释了专业独特优势,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他结合三亚学院育人成果与自身体验,展现三亚学院学子的成长。并将第五届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实课,新奇的设计和编排,得到带教老师的充分肯定,也引发同学们强烈好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301班 金韦圳
他的宣讲以学校发展为大背景、以专业建设为主脉络,创新性拟定“在最后的‘确定性’中拥抱未来”的主题,并用严谨的论证、鲜活的素材引领高三学生立足当下“投入与回报成正比”的“确定性”,展望未来成长的无限可能,为最后阶段备考注入全新活力。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301班 段思纤
她以高中的具体学习实际,从自身学习情况入手,宣传了三亚学院对于本校学生来说的优势所在。通过PPT呈现三亚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美丽的校园环境、专业的师资力量。幽默风趣的宣讲风格使得同学们在宣讲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专注。据老师反馈,宣讲结束后学生学习热情显著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301班 徐佳琪
她在宣讲中强调了三亚学院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让学弟学妹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三亚学院,徐佳琪还展示了学校的校园环境、学生生活以及各类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她带领大家“云游”三亚学院,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介绍激发了中学生们对三亚学院生活学习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