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篇篇优质稿件背后 他们在……

2025-03-01 23:36:4910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社自成立以来,就以“产教融合”战略为指引,探索网络思政育人举措、主动培养优质宣传人员,经过一年来的精心培育,各方面建设不断完善、运行机制趋向成熟,已经成为我院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同时其作为嫁接基层宣传岗位的高质量实践平台,提供思政专业学生练就宣传真本领的各类机会。

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巧抓机遇、善作善成,把个人成长立足点放在宣传实践上,主动走向学院工作一线,参加并报道教研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类活动,用心用情写好天涯落笔大文章,让“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到切实提升。截至目前,学院宣传思想工作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梯,从建立初创到学期新闻宣传数据位列第一,不到两年时间的快速发展背后,是一批批思政专业学生依托平台共谋成长的生动实践。

一、他们在落实宣传任务中夯基础

学院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躬身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对通讯社进行统一规划、重新布局,完成“六个部门、四大模块、两批人马”设计,高效实现组织运行与配合,让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提升。

思政专业大一大二学生以通讯社为宣传载体、以“老带新”为实践路径,在报道学院课程组教研会、专业建设研讨会等活动全过程中学习磨炼标题设计、内容组织、文章构造等新闻写作技法,以此掌握岗位所需的写作基础技能,为更好地走向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学生通过宣传报道零距离接触教学科研工作,无异于院内的‘专业实习’,他们在练就岗位本领、开拓专业视野同时,让教师有更多时间专心做好学科研究工作,这一举措搭建起实践平台与学院工作之间的桥梁。”学院教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

二、他们在精心策划选题中练本领

通讯社指导教师始终严把宣传内容质量关,在合理分配学校宣传任务基础上,组织社员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做好选题策划,力推一批有质量、有思想、有内容的宣传稿件“上微、上网、上抖”,用心把质量品控工作落到实处,让有温度的文字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凝聚学生。

社员依托选题策划流程,以专业为核心、以结果为导向,在摸清学院重点宣传工作基础上,追踪时政热点、社交焦点等内容,形成具有创新性的优质选题并落到实处,构建起“全社策划、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只有让宣传思想工作直抵人心,学生才能把理论入脑入心。

寒假期间,通讯社聚焦社会议题、专业特色,策划落实了包括《打开“三亚大学”流量密码,我们这样做!》《让“手绘地图”激活思想政治教育跨界育人全新活力》《这个选择,让我看到未来成长的全新可能》在内的一批优质选题,使宣传质量不断提升、影响范围不断增大。

三、他们在自主管理组织中长才干

通讯社组织架构逐渐完善、运作机制趋于成熟,实现由教师代管到学生自主运作的转变,给予思政专业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凝聚起学生的首创精神。目前,其下设部门在科学统筹下高效运作,多快好省完成各自任务,持续推出学生喜欢爱看、带有思政专业特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爆款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院通讯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在第九届校园媒体节评选中荣获“年度最佳公众平台”称号,是我院青年思政人深耕宣传思想工作领域、主动培育岗位技能的生动体现。

从写稿、策划到组织管理,所需能力呈现阶段性,学生于其中有方向、有目标。当下,社员在院通讯社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面临更大挑战,其源自对质量的追求、来自个人业务短板。接下来,院通讯社将以能力培育为突破点,给予成员阶段性、差异化培训指导,以此提高专业学生真才实学。

岗位对宣传人才的现实需求是院通讯社建立初衷,学院只有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资源统筹,真正实现宣传工作与学生就业并举,才能系统促进高价值宣传成果产出与学生高价值岗位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