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青年马克思择业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翻转课堂侧记
2025-03-17 19:34:0610
2025年3月13日,在王辉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上,事先安排了10分钟的翻转课堂,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来自社会学院心理2401的王星尹,在老师的鼓励下站上讲台,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这个主题也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职业观
王星尹同学在开场时就引用马克思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桥梁。”“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作为“00”后的王星尹同学为什么会在课堂开始就引用马克思的论述?王同学坦言,尽管这一观点耳熟能详,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青年仍感到迷茫,难以将理论与自身职业选择相结合。她通过自身经历,生动诠释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职业生涯规划中。
从迷茫到觉醒:个人价值的发现
王同学回顾了自己的高中生涯,她曾是一名艺考生,主攻播音主持专业。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职业方向。在艺考期间,她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成功帮助了一位焦虑的同学,使其顺利考入理想学校。这次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通过语言传递积极力量的成就感,也让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选择。
“我想成为一个以语言为媒介,向他人传递积极力量的人,”王星尹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人成就,更在于通过社会关系实现自我价值。她发现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得以体现的观点不谋而合。
全面分析社会需求,找准职业方向
王星尹同学在确定职业方向后,思考分析了当代社会的心理需求。她发现,尽管心灵成长类短视频广受欢迎,但许多观众仍感到心理需求未被真正满足。与此同时,线上知识付费行业蓬勃发展,但心理学领域的专业课程相对匮乏,市场存在巨大空白。基于这一分析,王星尹决定将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她要凭借她擅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媒体策划能力上发力,找准定位。不久,成功获得北京一家知识付费公司的兼职机会,进一步了解了新媒体和知识付费行业的动态。
规划未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王星尹在高考时放弃了播音主持的艺考分数,选择通过文化分进入广告学专业,随后又转入心理学专业。她计划在硕士阶段深入学习心理学,并将心理学与知识付费相结合,探索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前景。“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王星尹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强调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她表示,尽管在探索过程中曾受到质疑和阻拦,但她始终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笃定前行。
二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
激发思考与互动
在分享过程中,王星尹特别提到了此次翻转课堂与高中传统课堂的差异性。她说:“在高中阶段,课堂更多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翻转课堂则完全不同,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今天的课堂让我有机会站在讲台上,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和经历,同时也从同学们的提问和讨论中获得了新的启发。”
王星尹认为,翻转课堂的形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表达自我、探索问题的空间。“这种课堂形式让我感受到,学习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分享和讨论,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
实践出真知:马克思主义的现实
意义
王星尹同学的分享引发了在场同学的广泛共鸣。指导老师进一步引用马克思的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指导老师总结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星尹同学的经历再次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个人实践相结合,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同时,翻转课堂的形式也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实践和思考的机会,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本次翻转课堂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规划经验,也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青年成长中的指导意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得以共同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翻转课堂的创新形式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展现了其在激发学生主动性、促进互动交流方面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