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遥想·我们从何而来(一)
2025-04-19 17:52:2610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这片知识的沃土里,我们如幼苗般扎根生长。时光流转,回首初入校园时怀揣的梦想与目标,恰似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如今,思政专业学子们站在成长的关键节点上,开启了对过往的回顾与对未来生涯规划的思索之门。为此,院通讯社特别采访几位思政专业的学生,与他们一同探寻成长轨迹与前行方向。
思政2401 童真
初入大学校园,面对纷繁复杂的学业生活,我便为自己提了几点要求:尽快熟悉思政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打牢思政理论基础;加入多个社团,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展自己的人脉网络,丰富实践经历。这些目标大多聚焦眼下,希望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之前的一些目标有局限性,比如,我制定的学习方法、策略不适用于大学学习,有待改进,还有加入多个社团会分散精力,无法在社团中深入发展,导致最终的收获有限。
在认真总结和反思后,我对未来有更清晰明确的规划,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专业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之后,我将积极阅读思政专业经典著作,如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做好阅读笔记,撰写读书心得,加深对经典理论的理解,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参加大创项目,认真准备相关工作,锻炼科研能力为后续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未来的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我仍会以成熟的心态践行自己的规划,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思政2402 陈安然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大一生活就快要步入尾声,回望入学时写下的那些略显稚嫩的目标,那一个个工整列在笔记本上的"参加三个社团""每天背50个单词"“坚持每天跑步”等条目,如今看来既熟悉又陌生。经过时间的洗礼,我逐渐明白,真正的成长远比这些数字复杂得多,也精彩得多。
刚踏入大学校园时,懵懂的我为自己设定了自认为全面的目标:生活上好好适应大学生活,让自己更加独立和自律,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拓展人际交往能力;扎实学习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为未来的四六级等考试做好准备。
而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洗礼,我对未来有了更成熟的目标和规划,我将建立更系统的学习计划。除了争取获得优异成绩外,我计划每周固定时间复习整理笔记,而非考前突击。同时,我不再满足于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我也准备继续单词打卡,在老师的辅导中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并着手准备教资和考研。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或许我对未来仍有迷茫,但每一步踏实地前行,都会让我心中答案愈发清晰。
此次采访让我们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子在成长路上的思考与蜕变。从入学时青涩的目标,到如今对未来生涯规划的清晰勾勒,他们在专业的滋养下不断成长。正如种子在合适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思政专业的学子们也在知识与实践的浇灌下,向着成为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方向迈进。相信在未来,他们定能带着这份对专业的热爱与坚定,在各自的道路上绽放光彩,续写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