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王宏海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22-09-21 11:48:00409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九三学社社员,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他多次出席并主持中国、韩国、泰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并在学术杂志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撰写的《建议2022年冬奥会增加张家口沽源县滑冰比赛场地》、《建议建立中文核心国际学术数据库》被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其中《建议建立中文核心国际学术数据库》(《零讯》2016年专报第148期)得到刘延东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社会兼职:海南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海南省崖州文化研究会专家顾问等。

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

学术原创思想:

1. 在国内首次给出海洋哲学的定义,即海洋哲学是主体与海洋客体以及主客体间意义不断生成的活动, 是人与海洋以及陆地之间交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合共生的生命哲学。《海洋文化的哲学批判——一种话语权的解读》,201012月首届三亚国际海洋文化节主题发言论文,《新东方》2011年第2期。到20251111日,该文在中国知网下载534次,他引11次。

2. 文化情境理论,见The Meaning of Life and Self-actualization:Understanding ASEANProvis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ournalMay-August2014 2014年年初在泰国Burapha University(东方大学)国际学术会议主旨发言提出文化情景理论,论文被Provis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ournalMay-August2014)杂志封面推荐,且为该期头篇文章。

3. 首次提出海南“北向文化”,该成果《海南“北向”文化的渊源与民族团结价值》2024年第3期《海南政协》作为封面推荐文章刊发;《唐宋时期琼湘“北向文化”溯源刍议》收录在《琼湘文化对话》20257月海南出版社出版。2025927日“天涯何处是吾乡——漫溯海南‘北向文化’”学术报告在三亚学院书山馆中报告厅成功举办,由三亚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4. 首次提出“道在缘起,合道而生,家是根本”的哲学思想,相关内容在天道沙龙发布,天道沙龙是三亚学院国艺研究院院长宋一夫教授主导的跨学科交流平台,以“一人一课题,课题式深耕”为核心模式,聚焦“天道”主题,促进学术创新与区域影响力提升。


主授课程:Western Philosophy(英文课程)、Business Ethics(英文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然辩证法概论


三亚学院产品思维导向特色课程改革项目: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项目编号:SYJKCP2023181)(主持人,已结项)


代表论文:

1.韩愈、李翱的经学思想透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历史视阈中传统文化价值与媒体价值的转换与融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

3.转型时期大学生人文、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

4.《金史赵秉文本传》考误,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

5.赵秉文理学思想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哲学文摘卡》,2007年第1

6.孔子养生思想的历史文化解读及其意义,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

7.朱熹心性论新解,韩国宋辽金元史学会会刊,200712 8.《女论语》的著述与传播特点,河北学刊,2008年第3

8.海洋文化的哲学批判——一种话语权的解读,201012月首届三亚国际海洋文化节主题发言论文,《新东方》2011年第2

9.《太极图》与《太极图说》之关系再考察,《周易研究》2010年第2

10.大学之道的理学化——以朱熹《大学章句》为核心的解读,《高校教育管理》2010年第3

11.赵秉文仁政思想述论,《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第2

12.理学的实学性质——兼论理论评价的三个维度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

13.论跨文化语境下的通识教育本土化,高校教育管理,2014年第5 

14.The Meaning of Life and Self-actualization:Understanding ASEANProvision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ournalMay-August2014

15.理性认识中国特色政党政治,人民论坛,2014年第23

16.情境阅读:儒家经典的多维解读,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17.易理解释:”“道理的转化——论理学核心观念的形成,宋史研究论丛,2017年第1

18.论《册府元龟》对董仲舒刻板印象的塑造,宋史研究论丛,2018年第1

19.朱熹对董仲舒的品评研究,《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

20.《礼记·杂记》语言符号研究,《名家名作》 2025年第4期。王宏海为通讯作者,该文章为王宏海指导的三亚学院本科生高翠娥、张付锐全国大创项目结项文章。

出版著作:《儒学情境论稿》,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主持课题:

1.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理学与宋金元文明》之理学部分(主持人,已结项)

2.2011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儒学演变的内在动力及其意义生成模式——以许衡、丘浚治世思想为核心的研究》(项目编号:HNSK11-85)(主持人,已结项)

3.2013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儒学与中国式管理研究》(编号:HNSKZ13-176)(第二参与人,已结项)

4.三亚市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资助项目,《全球企业的本土化与全球化跨文化研究》(主持人,已结项)

5.海南省应用外国语研究基地2019年外语专项重点课题,《海南省道教鼻祖白玉蟾思想对外译介研究》(项目编号:HNWYJD19-02)(已结项)

6.2025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海南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NSKZC25-288)(主持人在研项目)

 

代表奖项:

1.论文《理性认识中国特色政党政治》荣获2014年度三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论文《情境阅读:儒家经典的多维解读》荣获2016年度三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专著《儒学情境论稿》荣获2017年度三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4.评为三亚市2016年度优秀市政协委员

5.2018年度政协三亚市委员会反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6.论文《政党制度简论——以中国特色政党理论为例》在九三学社理论研究与社史研究2014年度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7.荣获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14-2015年度参政议政工先进个人 

8.2017年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和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9.荣获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13-2017年度参政议政工先进个人

10.2018年论文《国学教育在路上:传统文化学术认知的现状分析》荣获首届九三教育论坛征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11.荣获九三学社海南省委2018年度征文工作先进个人。

12.荣获九三学社海南省委2019年度征文工作先进个人。

13.荣获政协三亚市吉阳区委会2023年度优秀政协委员。

14.“九三学社先贤的‘两个结合’范例——以潘菽的心理学研究为例”获得2023年九三学社中央“两个结合”优秀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