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时代青年择业观革命:从"谋生手段"到"使命担当"的哲学跨越
2025-03-24 21:39:5510
导言:
2025年3月20日,自贸港法律2402班朱珂慧同学担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翻转课堂小组组长,与小组同学们一起展示了他们对马克思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的思考和启示。同学们将王辉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作为一个优秀的平台,以翻转课堂这一作业为契机,用PPT的形式讲述了他们心中的“新时代青年择业观”。
理论溯源:穿越时空的哲学对话
朱珂慧同学作为PPT讲述者,从马克思主义职业观的角度,首先阐释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再结合具体事例,如95后农学院博士扎根戈壁,培育抗旱作物等,论证了劳动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朱珂慧同学运用图文和视频的方式着重讲述了黄文秀的故事,这为青年人们的职业选择明确了方向。正如马克思的职业观所论述的,职业选择应遵循"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双重维度,强调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将职业伦理和社会发展相连接
罗雄杰同学将马克思主义的职业观联系当下,我国对新时代青年的发展提出期望——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所写:”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的经典论断也为职业选择提供了终极尺度。而社会性作为职业的必然属性,我们应该了解一个职业对社会有着怎样的作用,建立起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间的桥梁,用个人职业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未来启示:在文明进程中锚定职业坐标
贾如画同学和钟乐之同学对“青年选择职业的原则”结合马克思主义职业观和自身观点,从正反两个方面,叙述出具体内容。例如:贾如画同学认为,青年对职业的选择应该具体遵守:追求尊严、坚守信念、服务人类、客观分析等四个方面,也可以结合霍兰德职业测试,用科学的方法了解自身,作为职业选择的又一要素。
钟乐之同学则为我们提出许多反面事例,如:盲目追求高薪,考虑因素太过单一,容易陷入拜金主义或消费主义的陷进;或盲目跟风热门行业,缺少对于自身实际情况的考虑。而面对这些职业选择中的误区,青年们尤其要着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决策能力,仔细评估并选择适合自己、造福社会的职业道路。从而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构建中国式职业伦理体系,发出时代强音
王钰宁同学在本次小组作业总结报告中写下:“新时代职业选择需要马克思倡导的"历史自觉"。青年既要用霍兰德测评等工具认知自我,更需建立"小我"与"大我"的价值联结。当每个职业选择都成为民族复兴乐章中的动人音符,个体生命才能真正获得超越性的意义升华。”这种职业选择的辩证法,既是对马克思青年时期思想的当代诠释,也是破解"内卷"困局的价值指南。唯有将职业发展融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才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自由与人生幸福。
结语:多人合作,特色鲜明
在本次翻转课堂结束时,王辉老师对本次作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提到,多人组合的形式是本次翻转课堂最鲜明的特色,每位同学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完成本次翻转课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作业。而同学们使用翻转课堂这一新形式,将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与自身思考相结合, 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心中的价值取向;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