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的一本公开日记(四)
2025-04-02 22:00:4810
编者按:
在每一个闪亮的聚光灯背后,总有默默耕耘的"运行守护者"。这里不生产头条新闻,却为所有新闻产出铺设坚实的跑道,确保每个环节严丝合缝,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社的运行保障部。本期特别邀请运行保障部部长助理兼官网总编助理讲述成长故事——从跨部门协调的穿针引线,到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运营保障部用"隐形"的工作诠释着"显性"的价值。琐碎的"后台"工作,恰恰成为锻造复合型人才的最佳熔炉。真正的付出,往往发生在镜头照不到的地方。平台的托举使得我们在锻炼中成就自我,在付出中收获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2402 李卓远
初入通讯社运营保障部时,我满心期待能在大学寻得锻炼自我的契机。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成为我大学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为我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改变自我的独特旅程。
运营保障部的工作繁杂且关键,从新闻撰写、数据统计到学院官网发布,每一项任务都是对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考验。为了做好每一次活动,我依据所学知识,精准策划宣传方案,运用在学院专业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全方位展示宣传学院的教学成果、师资力量、学术氛围与学生风采,讲好学院故事,提升学院影响力。在不断实践中,我的沟通协调能力得到了提升。在与各部门对接需求时,从最初的紧张生涩,到后来能清晰传达想法、高效解决问题。曾经内向的我,如今已能独当一面。这一切成长,都离不开学院为我们搭建的通讯社平台。它提供了丰富实践机会,让我把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从新闻采写到活动组织,从团队协作到创意策划,我充分得到锻炼。学院还安排专业老师与学长们的指导,让我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在参与通讯社运营保障部的工作过程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我们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见解。面对紧急的任务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我们相互协作、彼此鼓励。从前期的活动预告、现场的拍摄采访,到后期的新闻撰写和发布,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不容有丝毫差错。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成员负责与参会沟通协调,有的成员专注于新闻素材的收集整理,而我则主要承担新闻稿件撰写工作。通讯社成员分工明确紧密协作,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报道任务。通过这次经历,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因为我们彼此信任、相互配合,才能够在面对困难时迎刃而解,共同成长进步。
学院的平台育人成效显著,不仅提升我的专业素养,更塑造了我的综合能力,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也期待更多同学能通过学院的平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