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品牌建设】“六高”驱动 思政育人谱写辉煌篇章

2025-07-26 12:13:2110

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成立以来,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思政课“六高”践行“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育人理念,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切实改进思想引导、理论武装、精神塑造、文化引领等工作,努力为学校科学发展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

第一,高位阶的教学平台。学校共建有以下思政课教学平台:教育部人文社科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民办高校德育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亚学院国史教育基地、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海南教研基地、海南省科学社主义学会、三亚市统战理论研究基地等,依托平台举办高规格、全国性的学术、教改研讨会等。

第二,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在探索、开展思政课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基础上完成思政课数字化智慧教学改革,五门思政课陆续进入芯位平台升级混合式教学。共有“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类)两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的通识课由全体思政课教师开课。目前已建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的课程群。与三亚学院附属小学共建,开展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助力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第三,高质量的教研项目。思政课建设研究项目层次高、数量多。近三年,1项国家社科思政课建设专项顺利结项;10余项海南省社科联(思政专项)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项结项;1项海南省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和1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结项;16项海南省教育厅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项结项。

第四,高层次的教学成果。2022年获1项三亚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1人获海南省“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海南赛区比赛”全国青教赛三等奖;2024年海南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1位老师获得本科组二等奖,1位教师获得海南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比赛优秀奖。

第五,高融入的教学模式。探索完善“1+2+2”模式。1条主线:以红色教育为主线,2个平台:依托吉利芯位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一体化教学平台和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平台,2个融合:坚持行业需求与学生就业相融合,标准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相融合,满足数字经济形势和海南自贸港建设对党建思政人才的现实需要,突出复合型、个性化的特点。

第六,高品质的教学突破。2024年马院教师参加海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题异构教学比赛并获得较好成绩;2025年雷锋月,思政专业学生走进三亚学院附小开展“大手牵小手 思政育青苗”调研教学活动;12名专业学生受吉阳区团委邀请赴12所区属小学落实小学生辩论赛指导工作。从教师到学生,学校一直把思政工作与“跨区校园”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用民办高校灵活的办校优势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品牌。利用和善用“大思政课”,与琼海博物馆、海瑞文化公园等4家单位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凝练出“四主三基双循环”的实践教学模式。

就像马克思主义历经考验仍然生机勃发一样,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是一所朝气蓬勃、前程远大的年轻学院。我们坚信,只要坚持立场,关注前沿,立德树人,学而不倦,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与学术竞争力必将与日俱增,从而必将为实现学校“民办高等教育梦”、为履行“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