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红心向党耀天涯:以青春视角讲好自贸港思政课
2025-11-03 10:02:1510
当青春视角遇上思政课堂,理论便有了鲜活的表达。为推动“大思政课”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实践融合,在大学生讲思政课单元作品中,大学生们走出传统教室,以自贸港建设实景为教材,将“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等海南特色育人形式融入创作。他们或解读红色文物背后的初心传承,或讲述生态保护中的实践故事,或阐释自贸港建设里的青年担当,用同龄人听得懂、能共情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互动中扎根、在共鸣中升华。本期遴选的作品,鲜活阐释自贸港建设等议题,也结合专业特色创新表达,是青年学子深耕思政课堂的生动实践。
在大学生讲思政课单元中,由赵敏担任负责人,熊均浩、白馨月为核心成员,王辉、李敏担任专业指导教师的团队,推出了题为《红心向党耀天涯:从三亚革命足迹到自贸港青年担当》的思政课作品,以青春视角串联三亚红色历史与自贸港建设实践,打造出一堂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行走的思政课”。

不同于传统思政课堂的理论讲授,该作品以“实景探索+故事解读+青年对话”为核心形式,带领观众循着三亚的红色足迹与发展脉络展开探索。团队首先走进三亚梅山革命老区,通过挖掘烽火岁月里的英雄事迹、展示留存至今的革命文物,深入解读梅山军民团结抗敌、西沙卫士坚守国土的光荣历史,从真实历史场景中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让红色基因可感可触。在课程的核心环节,团队成员以“同龄人”身份展开对话,围绕“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自贸港建设使命”抛出思考,最终凝聚共识:青年当把个人专业学习、职业规划与自贸港建设需求紧密结合,让青春力量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

据作品负责人赵敏介绍,创作过程中,团队先后6次前往梅山革命纪念馆、西沙海战纪念馆及自贸港实践阵地调研。专业指导教师王辉、李敏则从思政理论逻辑、内容呈现形式两方面全程把关,帮助团队将红色历史与自贸港政策精准结合,让课程既符合思政教育要求,又贴近大学生认知习惯。
作为学院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与自贸港实践深度融合的重点成果之一,《红心向党耀天涯》作品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能力。学院始终以“以赛促学、以创育人”为目标,后续将持续为团队提供打磨支持,助力作品进一步优化内容、创新形式。同时,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鼓励更多学子走出教室、扎根自贸港大地,挖掘海南红色资源、解读自贸港发展故事,让更多青年在思政课创作与传播中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能担当自贸港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