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师者同心 精神共鸣|我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进三亚市一中开讲

2025-11-07 16:23:2910

 “把教育家精神带到学校一直是我们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的初衷,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讲好演好师者同心、共赴山海的故事,让人难以忘怀。”1030日,来自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受中共三亚市委宣传部邀请赴三亚市一中开展宣讲巡演,徐佳琪同学对此深有感触。

据了解,这是由中共三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三亚市“鹿鸣新语”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政策宣讲活动,旨在把前沿的自贸港政策解读带到基层、带向大众,凝聚上下一心同建海南的共识。活动现场,大学生宣讲员以《“吉”雨润之 教育有我》为主题,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情景演绎融入理论宣讲,让“教育家精神”有了“热腾气”,在场教师不时拍照留念。

 “在学院和中共三亚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我们精心构思宣讲形式,破除以往坐而论道的传统,把三亚学院鸣鹰支教队送教大凉山的故事讲生动、讲活泼,用行动阐释什么是“办好学生喜欢、人民受益”的海南好教育。”宣讲团杨宝仪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谈到。


回顾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的基层宣讲历程,每场巡演之所以能引发大家共鸣在于新颖形式,更在于精神层面的共振。自团队成立以来,大学生宣讲员就紧抓思政专业特色,用思政工作者的视角去经历、去感受、去思考,不断深化作品意蕴,让“教育家精神”宣讲接上地气、凝聚人气。

 “我们教育引导大学生宣讲员从‘宣讲为人民’的理念出发,通过基层调研、宣讲策划、人员培训、多方指导等过程,确保打磨出的宣讲作品能直击大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指导教师、院长王功名教授谈到创作过程时分享。

细探调研、策划、遴选、指导、打磨的过程,其中蕴藏着思政宣传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近些年,学院以“校企社协同共育”的模式,把思政宣传岗位所需工作能力有机融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针对性组织思政专业学生带着理论走出课堂,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锻炼素能。这支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长于学院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春风里。

如今,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的影响力面向三亚、辐射全省,不断彰显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鲜明成色。接下来,学院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任务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教学,继续面向思政专业新生吸纳培育一批大学生宣讲员,推出优质的理论宣讲成果,让大学生理论宣讲常新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