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榜样力量】挺膺担当传薪火,笃学践行砺初心——对话理论研习标兵(七)
2025-08-10 10:34:0210
榜样的力量,映照奋进的征程;青春的荣光,凝聚前行的信念。为表彰先进、树立典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特别开展“星火映征程·榜样励新程”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旨在挖掘一批理想坚定、勤学善思、勇于担当的优秀学子,以榜样之力激励全院同学奋发进取、勇攀高峰。
我们特别推出专业学术类奖项——理论研习标兵奖获奖同学专访。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扎根理论学习前沿,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思想高地上耕耘不辍,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学子应有的理论素养与学术精神,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成长故事!
思政2301班 李晋
在落笔书院与师生们围坐共读《史记》等经典著作的日子,总让我心潮澎湃。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那些跨越千年的文字仿佛有了生命,字里行间流淌的真理光芒,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犹记某次读书会,当我在读书会上分享对《史记·项羽本纪》的感悟——从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到其刚愎自用终致乌江自刎的唏嘘,突然意识到,这些历史叙事早已超越了故事本身。让我对《史记》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经典理论与现实思考碰撞,便能转化为直抵人心的实践力量。
《史记》从来不止是一部堆砌史实的典籍。每当重读回味《史记》时,总会有新的发现:司马迁写刘邦“约法三章”时的克制笔触,藏着对治国理政“民心为上”的深刻洞察;记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寥寥数语,道尽了人格魅力超越功名利禄的真谛。这些看似寻常的叙事背后,是太史公耗尽毕生心血铺陈的历史脉络——从朝代更迭中提炼兴衰规律,从人物沉浮中剖析人性本质。读得越久,越能在古人的智慧与得失中汲取力量:既学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也鉴商鞅“作法自毙”的警示,更懂“以史为鉴”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让我们在纷繁世事中找准方向的罗盘。
在落笔书院的学习让我逐渐明白,经典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同频共振。当我尝试用青年视角解读《史记》中“天下大同”的理想,忽然发现它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跨越时空的呼应。这让我深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要常青,既需扎根经典理论的沃土,更要接上时代需求的地气。就像我们在读书会上热议的“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不正与《史记》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一脉相承吗?用年轻人听得懂的语言讲好这些真理故事,让古籍里的智慧照进现实,才是对经典最好的传承。
未来的日子里,我想继续捧着《史记》等经典,在落笔书院的晨光与灯火中深耕。以学铸魂,在字缝里探寻真理的密码;以讲促行,把书中的智慧变成实践的指南。或许这份理论研习的星火微弱,但当更多青年加入进来,终将汇聚成照亮前行之路的火炬——让历史的智慧滋养当下,让真理的光芒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