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院书行读书会举办《陈云年谱》第四次师生线下共读活动
2025-11-11 22:30:0610
我院书行读书会举办《陈云年谱》第四次师生线下共读活动
编者按:
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行读书会始建于2024年3月,在近两年时间里以“读、思、写、说”为核心成功打造复合型青年读书社团,指导思政专业优秀学生完成《梁家河》《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八次危机》等党史党建经典书目的研读。今年5月,读书会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2025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中共党史党建读书小组专项支持计划”,现已开启为期一年的《陈云年谱》阅读研究工作,本栏目将持续推出读书会成员的研讨实录、阅读感悟和研究成果。
为进一步落实马研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2025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中共党史党建专项支持计划,推动学生经典阅读与专业科研工作实现高质量跨越,我院书行读书会于2025年11月7日下午开展《陈云年谱》第四次师生共读活动。本次活动由读书会指导教师庞道晶副教授主持,读书会全体成员参与。

活动伊始,庞道晶副教授介绍了本次师生共读活动流程,并部署中共党史党建专项支持计划中期检查工作。随后,读书会成员围绕《陈云年谱》1925—1929年的内容展开深入研讨。
读书会张晗同学以“陈云思政工作思想研究”为切入点,将陈云1905至1929年的思想轨迹划分为“初步觉醒”“信仰确立”与“坚持探索”三阶段。她明确指出,这一时期的实践为陈云思政工作思想的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即必须立足于坚定的阶级立场和党性原则,紧密结合实际斗争,深入群众、依靠群众。

读书会刘茜铭同学结合“陈云思政工作思想研究”方向,以1927年22岁的陈云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实践为例,深入剖析了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践观。她着重强调,陈云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起义失败后并未气馁,而是和同志们进行复盘总结、寻找出路,在第三次起义前将准备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充分。这种在实践中碰壁、总结经验、再投入实践的循环往复,正是思政工作者应当学习的品质。

读书会赵涵语同学的发言将研讨推向深入。她聚焦陈云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历史贡献,指出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陈云展现出非凡的冷静、机智与坚定的革命意志。面对党组织几乎被破坏的危局,他挺身而出,积极恢复和发展地下党组织,为党保存了有生力量,其革命坚定性得到反复锤炼。

在点评与指导环节,庞道晶副教授对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和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进行了针对性指导。他强调,学术研究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质疑并验证既有观点,避免盲从。他进一步指出,优秀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历史梳理,更要强化现实观照,如将陈云的思考方法与“现代治理”相结合,挖掘其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他鼓励学生找准研究视角,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论文,积极向各类学术期刊投稿。


本次《陈云年谱》师生共读活动,不仅深化了思政专业学生对陈云同志早期革命思想和实践的研究,更在庞道晶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有效提升了与会同学的学术研究能力与问题挖掘意识。未来,我院书行读书会将持续开展党史党建经典研读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从革命先辈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