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天涯讲坛:《海南自贸港建设与青年使命》
2025-11-11 22:32:0610
——天涯讲坛:《海南自贸港建设与青年使命》开讲了
2025 年 10 月 31 日,三亚学院 “天涯讲坛” 系列学术讲座如期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王蕊蕊副教授以《海南自贸港建设与青年使命》为题,在学生中心为来自法学、汉语、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专业的学生开展专题授课。本次讲座聚焦自贸港封关运作关键节点的发展机遇与青年责任,为不同专业学生梳理发展路径,搭建“政策认知 — 专业对接 — 使命践行”的桥梁。

开篇,王老师指出,随着 2025 年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冲刺期,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四大战略定位正加速落地。未来,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既需要政策支撑,更需要青年一代的创新智慧。王老师系统解读“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阐释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战略定位、制度创新成果与全岛封关运作的核心政策。从“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制度设计,到税收优惠、产业扶持等政策红利,清晰展现了自贸港从蓝图到现实的坚实步伐。
讲座中,王蕊蕊副教授结合最新政策动态与产业实践,从“自贸港建设现状”“青年机遇赛道”“能力提升路径”三个维度展开深度解读。在现状分析环节,她以儋州“八大产业园 +一个国际健康食品港”的产业布局、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常态化运作等案例,生动诠释了自贸港“4+3+3”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成果。讲座中,王蕊蕊副教授结合“十四五”期间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效,用数据与案例增强说服力:近四年实际使用外资超 1600 亿元,86 国免签政策落地,商业航天发射场常态化运作、博鳌乐城落地超 500 款特许药械…… 这些成果不仅展现自贸港发展活力,更指向明确的人才需求。

“封关运作不是‘政策终点’,而是青年参与自贸港建设的起点”。在“青年机遇”板块,王蕊蕊副教授的讲解引发全场共鸣。她结合省委书记冯飞对青年“刻苦钻研增长才干、踊跃投身自贸港建设”的殷切期望,为不同专业学生梳理出清晰的发展方向:法学专业可聚焦跨境法律实务、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汉语专业可参与本土文化 IP 打造、国际人文交流文案创作,思政专业则可深耕政策宣讲、基层治理研究,“每个专业都能在自贸港建设中找到专属赛道,希望同学们把专业学习与海南发展需求结合,让知识真正‘用得上、接地气’”。
在能力提升建议部分,王蕊蕊副教授分享了“三维成长法”:一是“政策研学”,通过关注自贸港官方发布平台、参与课题研究,精准把握制度创新方向;二是“实践淬炼”,利用暑期参与企业实习、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在基层一线积累经验;三是“视野拓展”,主动学习国际贸易规则、跨境法律实务,提升国际竞争力。她以共青团海南省委“青年讲师团” 走进基层宣讲的经历为例,鼓励学生“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在自贸港的火热实践中找到人生坐标”。

讲座尾声的互动环节,师生交流氛围热烈。针对 “汉语专业如何助力国际人文交流” 的提问,王蕊蕊副教授建议从“小切口”发力,如将黎族织锦文化、海岛民俗转化为多语种宣传内容;面对法学专业学生对“封关后法律实务变化”的关切,她结合“零关税”政策下的监管规则,推荐学生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现场学子纷纷表示,讲座让专业学习与自贸港建设的关联更清晰。
本次讲座让大家对自贸港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明晰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的紧密联系。未来将积极引导学生立足自身岗位,把个人理想融入自贸港建设实践,以青春之智、奋斗之力为海南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