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学术研究│文化自贸港:琼文化与城市治理的学术之问

2023-09-12 22:41:00

2023年8月31日晚上19:00,马克思主义学院琼文化与城市治理学科建设小组展开在线学术沙龙,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宏海教授召集并主持活动。学科组成员许永华、关欣、李敏等教师做了主旨发言,赵宝晨、王飏、段红红、于世高、秦学亮参加了讨论。

王宏海教授介绍了琼文化与城市治理学科建设的背景与逻辑,他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的指导思想、全面改革的路线图和重大的战略部署。十九大报告做了明确的时间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回顾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案,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建国目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关切,可以说,从“三个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先辈致力排除器物方面实力不足的困难:一是用科学技术促进物质生产,解决吃饱饭的问题;二是解决安全、稳定与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五现代化”正是在物质进步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系统发展思想。文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西方的文化不可能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果,同样中国文化也不可能长出西方国家的苗,琼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祖辈生长于此的黎族、苗族、回族、汉族,还是新移民的海南人,大家共同构建了海南社会,继承海南文化,创生新海南文化。海南有一种戏剧,叫琼剧,尽管大家叫它琼剧,如果仔细梳理琼剧的形成历史,就会发现它是外来“军戏”与本土戏曲结合的产物,这是人口迁移、经济交往、文化互鉴的必然结果。戏剧与城市治理有什么关系呢?国家治理由自然环境治理和人文环境治理组成,法治、习俗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资源,也是核心文化的载体,无论是群体认知、共情,还是集体无意识对于行为选择的重要影响,这些都表明了琼文化运作与城市治理的重要关系。因此,了解琼文化的成因以及文化作用的机制非常重要,海南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人有“文以载道”的说法,如果跳出“古文运动”的历史看,“文以载道”“文以化成”就是当下海南城市治理的重要选择,至少我们有责任从时代新文明的方面理解当下城市治理的科学逻辑和内在机制。

李敏副教授认为:文化治理,指的是依据文化自身规律,对文化资源、文化权力等进行配置,从而充分发挥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国家治理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文化治理与其他治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它不同于政治与经济治理的“硬”治理特征,体现出“软”治理,属于“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治理。文化治理的终极目标都在营造一种黏合的心理认同和价值共识基础上的“社会共同体”,建构良好的社会秩序,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文化治理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在文化治理层面的地位转变,政府对文化事务不再是全面绝对的把控,而是转变为辅助引导;另一方面,文化治理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本身,还涉及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公民个体等。政府赋予多元化主体参与权利,对各方关系进行合理配置与责任协调。在文化载体方面,如文化设施、文化场所等;在文化影响方面,如综合国力、国民幸福感等;在文化表现方面,如道德、知识、信仰、风俗等,都属于我国文化治理的主要内容。

海南文化种类繁多,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但是其治理效能的发挥远远不够,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文化发展的制度机制、人财物保障、创新能力等存在不足。因此要改革文化治理的体制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关欣则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晚清海南社会治理的一般情况,并对个案进行了分析。清代《圣谕广训》是官方颁布运用政治力刊发的官样书籍。该书分为康熙《圣谕十六条》与雍正《广训》两个架构。其中《圣谕十六条》摘录自康熙九年(1670)所颁上谕, 每条七字,结构工整,兹引用于此:

  1、敦孝弟以重人伦                 2、笃宗族以昭雍穆

  3、和乡党以息争讼                 4、重农桑以足衣食

  5、尚节俭以惜财用                 6、隆学校以端士习

  7、黜异端以崇正学                 8、讲法律以儆愚顽

  9、明礼让以厚风俗                 10、务本业以定民志

  11、训子弟以禁非为                12、息诬告以全善良

  13、诫匿逃以免株连                14、完钱粮以省催科

  15、联保甲以弭盗贼                16、解雠忿以重身命

《广训》部分是雍正二年(1724)颁布的。雍正说:“俾服诵圣训者咸得晓然于圣祖牖民觉世之旨,勿徒视为条教、号令之虚文”,因此在康熙《圣谕十六条》诸条目基础上,又“寻绎其义,推衍其文,共得万言,名曰圣谕广训”,创作了十六篇短文,及一篇序言。至此《圣谕广训》一卷于焉问世(后简称《广训》。海南官方为了推广《圣谕广训》进行了一系列组织动员,广泛发动乡绅出钱出力鼓励人们诵读此书。这些做法有助于加强海南各族的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与此同时海南各家族还不断地自觉做族谱建设,家谱成了海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明清海南涌现出一群家谱编修者、家谱考辨家、家谱评价家等。总之,通过对清代官方教化行为的考察以及对修谱者群体的家世渊源、修谱活动分析,可以有助于较好地理解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文化海南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这种官私推动的教化活动实现了血脉和文脉的传承,为理解琼文化与城市治理奠定了历史基础。

海南省琼学研究会秘书长许永华副教授认为琼学也可以说是海南学,应该从历史和思想的维度分析琼文化这一概念的渊源、历史和可能的面向,把琼文化的现代转型作为推进琼文化与城市治理现代化主要抓手,为打造文化海南自贸港贡献学术智慧。

最后,王宏海教授总结中国人或者说中国海南人最关键的是文化认同,从文化认同这个根出发才能更好地确定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因此,“我是中国人”“我是海南人”等表述式子就其本原意义而言,充满了“家国情怀”的文化认同,只有了解琼文化,融入琼文化,创建琼文化才能从源头做好城市治理工作。

(注:本文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宏海教授)